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
2024 02 v.22 41-44+49
新《职业教育法》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“多元共生”治理体系研究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项目2021年度一般课题“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”(项目编号:D/2021/03/22),主持人余凡;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年度一般课题“新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实践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21SJA1444),主持人余凡
邮箱(Email):
DOI: 10.16825/j.cnki.cn13-1400/tb.2024.02.021
中文作者单位:

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;

摘要(Abstract):

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在治理的实践层面存在动力不足、内驱力不够、契约意识不强等问题。运用共生理论模型,构建“多元共生”治理体系,从宏观、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多元共治体制机制的探索。宏观上,强调在校企合作关键环节政府的有效介入,健全完整、一体化、层层落实的制度体系;微观上,完善校企多元主体内部实施机制,锻造契约精神,形成规则意识,促进合作行为的规范化、制度化,形成“多元”治理合力,提升治理效能,最终实现契合需求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。

关键词(KeyWords): 契约精神;高职校企合作;共生理论;多元共生;治理体系
参考文献

[1]王滨,陈律.新时代契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[J].人民论坛,2021(23):75-77.

[2]格里·斯托克,华夏风.作为理论的治理:五个论点[J].国际社会科学杂志(中文版),2019(03):23-32.

[3]詹姆斯·N·罗西瑙.没有政府的治理[M].张胜军等,译.南昌:江西人民出版社,2001:5.

[4]冉云芳.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影响机理研究--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框架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1(04):44-52.

[5]刘波,欧阳恩剑.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本质、特征与价值取向--基于耦合理论的视角[J].职教论坛,2021(08):60-67.

[6]全守杰,谷陈梦.从缺位到共治: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[J].现代教育管理,2020(04):96-102.

[7]肖艳婷.依法治校视域下高职院校章程治理:理性选择与实践路向[J].职业技术教育,2020(04):35-40.

[8]Scott.G.D.Plant Symbiosis in Attitude of Biology[M].London:Edward Arnold,1969:58.

[9]袁纯清.共生理论-兼论小型经济[M].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1998:5-7.

[10]宋晓娟.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--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[D].长春:吉林大学,2021:67-69.

[11]吴建新,欧阳河.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[J].职教论坛,2017(10):18-28.

[12]黄新雨,王慧慧,刘庆友.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类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多元共治治理体系探索[J].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,2022(12):2282-2288.

基本信息:

DOI:10.16825/j.cnki.cn13-1400/tb.2024.02.021

中图分类号:G719.2;D922.16

引用信息:

[1]余凡.新《职业教育法》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“多元共生”治理体系研究[J].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,2024,22(02):41-44+49.DOI:10.16825/j.cnki.cn13-1400/tb.2024.02.021.

基金信息:

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项目2021年度一般课题“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”(项目编号:D/2021/03/22),主持人余凡;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年度一般课题“新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实践研究”(项目编号:2021SJA1444),主持人余凡

引用

GB/T 7714-2015 格式引文
MLA格式引文
APA格式引文
检 索 高级检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