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;
数字技术是推动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,数字素养则是推动未来教师提升数字技术的核心素养之一。在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相关规定、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特征界定、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面临的困境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,重点围绕更新教育观念,重塑教师角色认知;加强资源支持,打造多样化数字技术培训平台;构建多元评价体系,形成有效反馈循环机制三个维度,深入探究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实现路径。
286 | 0 | 43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[1]李梦卿,陈姝伊.数字技术赋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[J].职业技术教育,2023,44(7):33-38.
[2]周如俊.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:内涵溯源、框架构建和实践路向[J].江苏高职教育,2023,23(2):11-20+72.
[3]江颖,尹析明.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策略--以四川省为例[J].高等职业教育探索,2020,19(1):28-34.
[4]郭秋渔.从代具弥合到生命跃迁[D]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,2023:14.
[5]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.教育部关于发布《教师数字素养》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[EB/OL].(2022-11-30)[2023-02-16].http://www.moe.gov.cn/srcsite/A16/s3342/202302/t20230214_1044634.html.
[6]赵敏.信息时代教师角色扮演动态化探析[J].太原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1,22(2):99-105.
[7]闫广芬,刘丽.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--基于欧盟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分析[J].比较教育研究,2022,44(3):10-18.
[8]唐瑗彬,赵远航,石伟平.国内外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的热点与启示[J].开放学习研究,2023,28(2):53-62.
[9]唐婷.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[D].广州:广东技术师范大学,2021:6.
[10]王永钊,程扬,李丽军.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、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[J].教育与职业,2023,(9):87-90.
[11]刘仁有,任锁平.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动因、内涵和路径[J].教育与职业,2023,(7):54-58.
基本信息:
DOI:10.16825/j.cnki.cn13-1400/tb.2024.05.003
中图分类号:G715.1;G434
引用信息:
[1]何碧漪.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路径研究[J].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,2024,22(05):114-118.DOI:10.16825/j.cnki.cn13-1400/tb.2024.05.003.
基金信息:
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“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养路径研究”(课题编号:23ZYJ0402),主持人何碧漪; 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“‘放管服’背景下高职院校政府采购工作的路径优化研究”(课题编号:2022SJYB1355),主持人何碧漪